服務一群人、溫暖一座城。近日,遠安縣東莊坪社區、解放社區、物流中心3家安新驛站投入運營。安新驛站是由遠安縣委兩新工委牽頭,相關縣直單位、鄉鎮、社區、平臺企業、新就業群體五方合力打造的暖心服務驛站,旨在解決外賣、快遞等新就業群體“用餐難、喝水難、休息難”等問題。
“以前送外賣累了,只能在街邊或等餐的店里稍微歇歇,手機和電動車沒電了,還得跑回外賣平臺站點充電,現在有了安新驛站,什么都不用愁了。”外賣小哥李俊說道。安新驛站外設置了停車充電樁,內部設有飲水補給、休閑小憩、圖書閱讀、普法宣傳、積分兌換、兒童托管等多個功能區,讓騎手們實現“累了能歇腳、渴了能喝水、熱了能納涼、冷了能取暖、飯菜能加熱、閑時能充電”。
整合資源 共筑安心之家
今年3月,社區工作人員在走訪調研轄區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時,外賣小哥們提出工作時喝水難、休息難、如廁難、充電難等問題。
民有所需,我有所應。當務之急是給小哥們建個“家”一樣的驛站。
鳴鳳鎮城區8個社區是該縣住宅、商戶密集區,6萬人在此安居樂業,有外賣騎手、快遞小哥等新就業群體200余人。為尋求服務“最優解”,相關職能部門兩次深入外賣、快遞等平臺企業開展實地調研,兩次外出考察學習驛站建設經驗,三次召開“騎手懇談會”,充分運用共同締造方法,圍繞“驛站怎么建·騎手來點單”,匯聚縣直單位、鄉鎮、社區、平臺企業、新就業群體五方力量,共同參與驛站建設。
商場周邊單位無償提供閑置空房滿足“選址”需求。工會、民政、司法、科經、交通、市場監管等10余家職能部門資源下沉,最大限度為外賣及快遞小哥提供便利。小哥們的需求一一得到回應解決。
建設共管 呵護共同家園
“沒想到驛站設計裝修得這么人性化,這是騎手們共同的小家,我們也有義務共同維護管理。”東莊坪社區工作人員在為騎手小哥們錄入門禁系統人臉信息時,遠安縣美團外賣平臺企業負責人周立新當即提出要參與到驛站的維護中。社區和平臺企業協商后達成一致意見,兩個社區在驛站分別安排一名駐站社區工作人員,工作日上班時間由社區和平臺企業共同負責管理,節假日和其他時間由平臺企業負責管理,驛站內公共水電費由社區和平臺企業共同承擔。
同時,建立起“社區托管+自助管理”模式,實現安新驛站24小時服務不打烊。為持續做好驛站服務,社區還在運行期間定期跟蹤問效,通過“心愿墻”收集小哥們在使用過程中的好建議,持續對驛站服務改進升級。
多元發力 溫暖服務常在
“歇歇腳”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還要“暖暖心”。相關職能部門結合懇談會上小哥們的需求,為小哥們量身定制了“送安全、送健康、送法律、送清涼、送溫暖”等多樣化服務,并制定年度服務活動清單。
暖心服務讓小哥們有了歸屬感,越來越多的小哥愿意為社區建設出把力。社區在驛站內制定積分制管理辦法,小哥們積極參加社區各項志愿服務活動獲取積分兌換物資,涌現出一批政策法規“宣傳員”、社情民意“信息員”、鄰里生活“服務員”、行業作風“監督員”。
“在驛站休息時,和周邊小區住戶漸漸熟絡起來,平時送單時順手幫他們帶走垃圾,居民也會在天熱時給我們送上一瓶水。”李俊說道,驛站成為他們和居民拉近關系、增進感情的平臺。
據了解,驛站建成開放以來,每天在驛站內休息的人達200余人次,外賣小哥扎堆樹蔭底下的現象不見了。目前,以驛站為紐帶的小哥騎手志愿服務隊伍,正在為基層治理注入新生力量。
三峽日報通訊員 孟凡云 可依